这一幕你是不是时不时可以看到?科学家斯蒂文·格伦小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不过他的妈妈处理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那是格伦两岁时,一次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谁知瓶子掉在地上,牛奶全洒了!妈妈来到他跟前,没有责备,没有教训,更没有惩罚。
相反,她说:“格伦,你做了多棒的垃圾!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滩牛奶呢!既然已经这样了,儿子,你愿意在我们打扫前在奶河里玩一会儿吗?”“当然!”格伦高兴地这样做了。玩了十几分钟后,妈妈和蔼地说:“要知道,不管怎样,你把地弄得一团糟,你得打扫干净,我们可以用海绵、拖把或抹布,你喜欢用哪种呢?”小格伦选了海绵,和妈妈一起收拾好地板上的牛奶。
干完以后,妈妈又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能让你的小手抓住这个大牛奶瓶子。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给瓶子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怎样抓得住、掉不了!”小格伦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手握紧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下了。
这位科学家在长大后回忆说,也就是在那时他意识到不用去害怕错误。他说,错误只不过是通向未知的大门,而那些未知是科学新知的源泉,即使不能从错误里发现什么,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事实上,父母眼里的错误,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必然的成长过程。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这类机会,他们会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依赖父母,而且性格变得自卑敏感、优柔寡断、内向古怪、一意孤行。
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大多数还一犯再犯。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声呵斥去避免、阻吓他们犯错,而是考虑采取以下步骤,将其“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和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保持沉默姿态
对于脾气急躁、性格外向的家长,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沉默30秒,或者立即离开现场。如果当时加以训斥,孩子不但体验了错误,还会因斥责而恐惧和畏缩,如同雪上加霜。家长此时的沉默是手段,不是目的,沉默的意义是留出孩子和家长共同思考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肯定积极努力
我们不得不佩服小格伦的妈妈,她能从消极事件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她首先肯定孩子做的事情,而不对结果做出评价,在孩子感兴趣、兴致勃勃的活动中提出下一步要求,孩子自然会照办。
适当纠正“错误”
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犯错”在什么地方,告诉他下次正确的做法,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反思,孩子会在自我修正的过程中逐渐成熟。
启动内在动机
孩子内心里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做好,就算当他弄得最糟的时候也一样。错误和失败也有积极的意义,它是学习的一种必要途径,只要允许你的孩子在亲自品尝、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中长大成熟,相信他将来肯定会更有能力处理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