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精彩的课堂来源于充分的预设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任何教学都必须要有预设。精彩的课堂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预设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案例:那是一堂公开课,内容是新目标八上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走进听课的教室,马上被里面热闹的场面所吸引。原来是同学们在做一个剥香蕉皮的游戏,有趣的动作配上朗朗上口的chant(如下),一下把学生和听课的我们带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Banana, banana,
Peel, peel together.
Peel it left, peel it right.
Peel it middle, and take a bite...
游戏结束后,老师非常自然地就刚才的chant 提问学生:Do you like bananas? Do you like banana milk shake?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边问边变魔术似的拿出一样样制作奶昔的工具放在讲台上。“老师真要给我们做奶昔?”学生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兴奋。随着老师一步步地演示奶昔制作的过程,全体学生完全沉浸在这个生活化和趣味化的课堂中,他们学习和表达英语的欲望被充分激发,无论在随后的操练互动环节,还是动手操作环节,学生都表现的相当出色,从而为课堂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思考:这是一堂充满着生命活力、富有生活气息的英语课。整堂课在通俗有趣的游戏中拉开序幕,围绕着香蕉———香蕉奶昔———如何制作香蕉奶昔———如何用英语表达奶昔制作过程这一主线,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的情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使整个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真的很是佩服授课老师那匠心独具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思。试想,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哪会有课堂中如此的游刃有余呢!
二、 精彩的课堂体现在灵活的把握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是的,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不都是教师可以预设的,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和善于激活课堂,就有可能把它们转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亮点。
案例:那是初三人教版第四单元的一堂复习课,主要内容是单元小结和宾语从句的初步运用。按照预设的教案,我打算做完单元小结后讲解有关宾语从句的用法,然后让学生操练至初步掌握和运用。但是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学生一个个显得无比兴奋,好几个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放假了,放假了……即便我已经站在讲台上,他们也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原来是上完这节英语课,学生就可以回家度国庆长假去了。怪不得!但是课还是得上,怎么办?如果按原来的教案上,恐怕效果是要大打折扣了。我稍作思索,何不抓住他们的兴奋点,聊聊国庆的话题呢?
T: You are so excited because National Holiday is coming, right?
S: Yes!(学生齐声响亮地回答)
T: Then 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your holiday?
S: Sure!
T: Good, let’s talk about it!(微笑着说,让学生能在非常放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
S1: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with my family.
S2: I’ll visit my grandparents.
T: You are really a good grand-daughter.
S3: I am going to Hainan Island for a trip.
T: That sounds interesting. And I hope you can have a good time there!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too, S4?
S4: Oh, no, I think I’ll stay at home and have a good rest!
...
T: Good, just now, some stu-dents told me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holiday. Now, let’s have a memory challenge! See who can remember what they said? You must tell me the whole sentence like:S1 said that she...
这个记忆挑战其实不难,因为刚才我总共才叫了四五个同学,而他们的回答也都挺简单的。重点还在于让学生学习用宾语从句的形式来表达。学生纷纷举手抢答,而我也把他们的答案一一写在了黑板上,然后让他们自己判断用法是否正确。在相互激烈的讨论与争辩中,学生达成一致意见,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而接下来关于宾语从句的无论口头或书面的练习学生都完成得相当好,几乎不用我的提示和讲解。
随后的单元小结,我也是如法炮制,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找出单元重点和要点,相互合作,一一突破和巩固。而本课的最后环节也延续了刚才国庆假期的话题,配合本单元的内容Traveling展开了一个大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traveling? Is it good or bad?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表达的愿望更加强烈,表现得也更为出色。
思考:本节课在导入时紧紧抓住了学生情感上的兴奋点(放假了就先来谈谈假期的计划与安排),及时调整了预设的教案,围绕学生当前的兴趣,逐渐接近教学目标。这样的调整合乎教学情景,符合学生心理,激发了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从而使整个课堂显得更加真实而精彩。试想,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肯定是不理想的,精彩更是无从谈起了。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去及时发现、判断并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比预想设计更好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
三、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智慧
教师智慧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想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及意志的果断性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优秀心理品质和高超教学技能的概括。在课堂中,教师的智慧如同一道道光芒,照亮和引领着学生不断前行,又如一个个火花,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为课堂赢得更多精彩。
案例:那是新目标七下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 Period 1的一节公开课,主要内容为学习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态。课前,老师安排了一个有关本课内容的视频欣赏。正当其他同学津津有味地欣赏的时候,一个坐在后排的男生却不停地打着哈欠,声音还不轻。视频结束,他的哈欠声还在继续,在突然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刺耳,惹得其他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那位学生也尴尬地低下了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很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可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微笑着走到他的跟前,亲切地问道:
T:It seems you are so sleepy. Did you go to bed late last night?
S:Ye, yes.(学生结结巴巴地回答,但当看到老师微笑的脸时,就稍微放松了点)
T: Could you tell me what you did ?
S: I do my homework.
T: Oh, you did your homework last night.(老师没有纠正他的错误,只是自己表达的时候把do 改成了did,并着重强调了did 和last night。)
T: And what else did you do? Did you watch TV?
S: Er, yes.
T: Thanks for telling me the truth, but don’t go to bed too late. That’s bad for your health and study.
教师的宽容和善意的提醒让那个同学如释重负地坐了下去,同时教师转向黑板,写下这样的板书:
do homework and watch TV every day
did homework and watched TV last night
这为本课过去时态的学习作了一个最好的presentation!
思考:面对课堂中类似的“意外”和“尴尬”,往往我们会生气、指责或严厉地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也更加紧张和沉闷。而本案例中的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所采取的方式和措施不仅及时化解了尴尬的气氛,而且巧妙地利用了与学生的对话中产生的答案,为本课过去时的学习作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引入!此举赢得了全体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因此,培育教师的教学机智,造就智慧型教师,成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惟有不断学习,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智慧,创造更加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