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教网 http://www.0755gsjj.com 提供
为提高深圳家教网各位教师专业水平,树立名师形象,本站特转文一篇,以赏各位。谢谢!
“教改的的关键是教师。”曾有名人如是说。近年各地纷纷上马“名师工程”,显然是为了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推想决策者已意识到教师的整体素质对课程改革的成败举足轻重。
名师是怎样产生的?顾黄初先生说:在我国古代,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彻,因而在施教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便成了“名师”。据我所知,过去的名师都有很好的口碑,却没有官方授予的头衔。
事到如今,名师的产生似乎现代化了,也复杂了许多。有了头衔的名师是从中高考的战场凯旋的?是在各级课堂教学大赛中胜出的?是校长钦命的?还是学生选出的?还真不好说。
我1957年开始当小学教师,1984年任高中校长,1987年到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员,直到退休。积五十多年教学教研之经验,从许多没有“名师”头衔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经历中,悟出了一点偏见: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读书多的未必能成名师,但不爱读书、不善读书的肯定成不了名师。当然因社会风气而捡到“名师”头衔的除外。
一、如镂似刻钻古书
近来,我的书桌上有一部厚重的专著:《说苑译注》,(汉)刘向撰,程翔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16开本,565页,996千字,定价68元。1963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程翔,是同龄人中成名最早的语文名师之一,曾被推举为全国青语会理事长。他此前已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人生》等七本著作出版,而这本《说苑译注》实现了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向古文献研究学者的华丽转身。认识程翔,是在1991年由首都师范大学饶杰腾教授主持的“全国首届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上。那时程翔还是泰安六中语文教师,已在山东省的教学大赛中夺魁。程翔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当晚,应山东省教研室吴心田先生之邀,饶先生、南京市教研室已故钱任初先生、顺德市教研室钟德赣先生和我,对这节相当精彩的课评头论足。两天后研讨会从北京移师泰安,程翔再次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五位老先生欣然发现,他的教学已更上一层楼,听课教师也给予更高的评价。此后近二十年,我与程翔多次交往,每次都谈到他的教学、读书与写作,常有后生可畏之叹。大约五年前我就知道他有译注《说苑》的计划,但当这部厚重的学术专著寄到手中时,我仍然大感意外。在给他的回函中,我坦言:原来以为只有二三十万字,想不到竟然是近百万字的煌煌大著!程翔在后记中说: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我每天下班后就坐在书房里,沉浸在书海之中,忘却了外界的一切。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坐冷板凳。看着这部沉甸甸的大书,我想象程翔钻进古籍中,爬罗剔抉,句斟字酌,冥思苦想,如镂似刻的情景,就象茨威格笔下的罗丹,一拿起刻刀就忘了一切——我油然而生敬意。
程翔承认他的工作环境是优越的。但环境同样优越的人,并不是人人能成为程翔。所以我认为当之无愧的名师程翔是读书读出来的。他是我的观点最有力的论据之一。
“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论据之二是一套丛书:《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主编,语文出版社2007至2009年陆续出版。顾黄初先生在丛书的《序》里列举了20世纪“工于文史”的六代名师的代表人物,第四代名师中就有这套丛书的主编之一于漪老师,而丛书选录的都是“新生代”的语文教学名师。我读了中学语文名师的20本“讲语文”之后,曾作过粗略的统计:20位名师中,男17人,女3人;40后3人,50后4人,60后12人,70后1人;分布的地域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东起沿海各省市,西到重庆,中部有京、冀、豫'、鄂、湘一线诸点,共涉及11个省市。他们确实可以称为“新生代”,而且颇具代表性。其中13位我都有过或多或少的直接交往,其余各位未见其人也大多读过其文。据说MBA教材很重视案例的分析,于是萌发把这20位名师作为个案研究的想法,并作了大量摘记。程翔的大著又促使我把计划付诸实施,于是有了这篇迟到的文章。
二、如濡似染沐书香
国外有学者指出:一个人小时候看见玫瑰,后来他就长成了玫瑰,看见野草,他就长成了野草,比喻幼年、童年、少年时的读书对其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丛书第一板块“我的语文人生”让我看到了名师们在读书中成长的人生轨迹。
肖家芸的祖父就是皖东南一带的语文名师,酷爱读书藏书,家里就是个小书馆,父亲、姑姑都学语文。他上小学二年级时,“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别的孩子不读书,他却在家临帖练字,还学会了查字典、背《论语》、听收音机、学普通话。因照顾妹妹断断续续读到四年级,竟凭着半个小时写的一篇约600字作文破格跳到了初中二年级。高一时他读了三十多篇《史记》,又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高二读唐诗宋词,听、读、写、背四合一,得了“肖秀才”的雅号。197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大队文艺宣传队长,读了不少法国作家的小说,也尝试写小小说,还写过长诗、编过活报剧。1979年恢复高考,他的数学考了27分,是凭借读过的古今中外的那些书考进了安徽师大中文系。出生于教师世家的肖家芸,自幼耳濡目染沐书香,日后终于成了“名师”。
董一菲父母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她出生在北国乡镇,在姥姥家长到6岁,回到父母身边后,在小油灯下跟着母亲认识了两千多汉字,而后背诵《长白山儿歌》,翻阅《草原上的鹰》,妈妈给了她买“小人书”的特权,还有机会翻阅父母劫后余书的《普希金童话诗》。1976年父母到农校任教,她也就“拥有”了学校的图书馆。刚上小学四年级,就享受到母亲抱回家的精神大餐,痴迷得忘乎所以,贪婪地读书,从而练就了读书的“童子功”。她喜欢老舍、萧红、沈从文、泰戈尔,喜欢《卓娅和舒拉》《青年近卫军》《静静的顿河》,有了自己的阅读个性。她读过萨特、尼采、弗洛伊德、米兰·昆德拉,虽然自己说读不懂,但我相信并没有白读,其实是为以后读美学、哲学和心理学打了基础,为当上“能读懂哲学的人”铺了奠基石。从小沐浴在浓郁书香中的董一菲,成了洋溢着书卷气的“玫瑰”。
20位名师中有家学渊源的还有余映潮,他老爸是离休干部,84岁时还给他写过洋洋千字的《书法入门歌诀》,年近九旬还用五言诗体给他发短信,可以想见幼时对他的影响。
三、如饥似渴求书餐
李胜利也能找到书读。他是火车司机的儿子,可以不花钱坐火车到全国每一个通火车的地方,从小就到过北京、天津,读了一本本“无字书”,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他家算是富裕的,偶尔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分、两分的零花钱,他就把这些小钱攒起来,去买《蔡文姬》《三毛流浪记》等连环画。到上小学,他的个人“藏书”已经有好几纸箱了。这在当时是可以炫耀的巨大财富。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了。上小学时,几乎读遍了学校的所有科幻书,他从二舅、姨姨、邻居手中得到几箱书,常常一个人钻进又黑又潮的储藏室,如饥似渴地读书,十岁前就囫囵吞枣地读了《高玉宝》《司马迁的故事》等能找到的书。上小学五年级时,“文革”开始了,所幸他的几位老师“坚守着知识分了的良知,把人类文明之火‘盗’给了我和我的同学们。他们是新中国漫长的文化灾难时期的‘普罗米修斯’。”1971年,16岁的李胜利开始了教师生涯。苦于找不到书看,他像饿兽一样,一头扎进废品站的废纸堆中,找了一大“军挎”的“供批判供参考的材料”,《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王安石变法》等书至今还在他家的书架上。他说:在那段文化荒漠的时光里,我无意间捡起了一些“卵石”,它们幸运地成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无独有偶,邓彤也是从废纸堆中“淘书”来读的。20世纪70年代初,他随军人父亲走到闽南山区,在军人家属造纸厂的原料库中,堆放着“文革”期间被视为“禁书”的各类书籍,让那群成天无所事事的孩子欣喜若狂。他整天泡在仓库里“淘书”。在那个民族文化的“冰川期”,他却有幸饱览“群书”。虽然当时懵懂无知,只知道读“小人书”“故事书”“打仗书”,而错失了数不清的线装书、“外国书”,但还是从大量阅读中受到精神的启蒙,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对书籍的喜爱。鲁迅的《故事新编》《野草》,《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让他受益至今。
与高知、高干、工人、军人家庭出身的孩子相比,农民的后代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程少堂说自己没有游戏的童年,有的只是早熟的童年。他的外祖母生了11个孩子,其中4个夭折。他上有姐姐,下有一对双胞胎弟弟,为生计奔波的父母顾不上关爱他,他三岁就领略了人生的荒原感。他1971年上初中,1976年高中毕业,正值“文革”后期,虽然他拼命读书,拼命争当好学生,但却无书可读。上课读俗称“八万八”(88000字)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四卷雄文”《毛泽东选集》和18首《毛主席诗词》,此外是极少能看到课外书的。家里的几本课外书籍,都是学校发给他的奖品。一本20来万字的《朝霞丛刊》散文集,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评法批儒材料》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两本奖品,成了他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唯一的渠道。于是他只好拼命背毛主席诗词和“老三篇”,拼命啃难懂的思想史。那是另一种饥渴,一种今天无法想象的饥渴,一种可悲的饥渴——无书可读的饥渴。
无书可读不只是程少堂个人的经历,而是时代的通病。
家乡在浙江宁海农村的褚树荣说:60年代出生的人有一种先天的集体的营养不良症。“营养不良”显然有双重含义,既指物质的贫乏,也指精神的贫瘠。在知识和经济双重饥荒的年代,他曾攥着三元钱步行五十里去买《中东历史》和《非洲地理》。童年、少年生活在皖西农村的陈军,上初中就住校,带米到校换饭票,一周十八餐,餐餐吃上家里带的咸豇豆,就很不容易了。还曾为同学偷吃了咸豇豆而大打出手。那样的农村中学当然谈不上读什么课外书。
生在江苏的黄厚江也说:我出生在物质最贫乏的时期,生长在精神最贫乏的年代。他庆幸自己在那个十分贫穷的村子里,居然读了几十部好书,其中有些还是名著,使饥肠辘辘的肚子里装入了不少精神的五谷杂粮,对语文素养的积淀起了奠基的作用。
山东的李卫东自称是一粒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的干瘪的“读书种子”。所幸的是,他母亲爱好读点书,并且也力所能及地鼓励他读点书。他曾从家里“偷”出十元钱,走了三十多里路,摸到城里的书店,买了大大小小一摞连环画。后来又捧起母亲的书读起来。家里的书读完了,又象猎人搜寻猎物一般四处寻觅。于是从两位真正的“读书种子”手中借来一部部大书,一本本文学期刊。
尤立增1968年出生在渤海岸边的小村。早晨五点钟起床,先拾一筐柴禾才去上小学,放学后再去生产队干两个小时活,挣两分工(折合人民币8分钱,能买一个鸡蛋)。有时到河边捞虾,去田里挖野菜,捡废铜烂铁换几本小人书,晚上点着自制的小油灯在妈妈的纺车声中读《小英雄雨来》《红岩》《金光大道》,梦想有一天跳出农门。1983年考上重点高中黄骅中学后住校,一个大炕睡二十多个人,每天在学校吃玉米饼就咸菜,啃大葱。但他遇到了许建国老师,学会了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他读鲁迅、老舍、巴金、冰心、沈从文、高尔基、契诃夫、莎士比亚,半生不熟啃《史记》,囫囵吞枣看《论语》,并开始尝试文学创作。
国外有句名言:为生存而阅读,在阅读中生存。程少堂们在双重贫瘠的时代,自觉或者说并不自觉地为生存而如饥似渴地苦苦寻求着精神的食粮。他曾谈到自己不太高尚也不太庸俗的读书经历。他小时候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不被同学们打,是为了超越因又瘦又丑而带来的自惭形秽,“为了超越这种自卑,我喜欢上了读书,废寝忘食地读,天昏地暗地读,在书中我不仅不自卑,而且快乐得很,自信得很。”
那个时代的“读书种子”们,就是这样饥肠辘辘地生存下来,才有了后来成为名师的机遇。这与“文革”后脱颖而出的一代“知青作家”的经历颇为相似,梁晓声、赵丽宏们,也是在小油灯下埋头读书、开始创作的。
四、如鱼得水游书海
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改变了十多亿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求知若渴的一代青年的命运。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们闯进了中等师范、专科学校,幸运儿进了本科院校,加入到80年代的读书热潮中,成了弄潮儿。而尘封多年后开放的图书馆、引进外国新书的大小书店,就成了他们畅游书海的启航之港。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979年肖家芸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酷爱四大名著,尤其喜欢《红楼梦》。1985年董一菲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红学家张锦池老师掀起的红学热中也爱上了《红楼梦》。
程红兵比他们更幸运。他中小学时代一直是学生领袖,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1978年报考大学本不愿当老师,偏偏录取到第八志愿的江西师范学院。到了大学里一看图书馆居然有那么多的藏书,当时的感觉就是老鼠掉到米缸里,于是废寝忘食地走进经典。
李海林是16岁那年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当时“文革”刚结束,人们好象刚从梦魇中苏醒,全国上下都在憋着一股劲,要把因“文革”损失的时间补回来,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一时成为社会风尚。大学里更是你追我赶,同学们都是比谁睡得更晚,看的书更多。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在老师的鼓励下,啃起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卷和《198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读不懂时,干脆把9万字的《手稿》通抄了一遍。他的理论储备和思维训练,就是从这“两个半部书”开始的。
严华银生长于农村,小学未学拼音,中学没读文言。1977年考大学前,“恶补”了一番。初试时数学考了89分,语文只有60分左右。一心想上数学系的他,被集体“易帜”进了中文系。没课的下午和大多数夜晚,他在学校非常简陋的阅览室里一直“泡”下去。三年师专期间,仅各种各样厚薄不等的现代作家的散文集,就读了上百本。
张玉新父母是地道的工人,少年家贫。1981年考入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发现同学都愿意读现当代和外国文学作品,自认为在这方面是文盲。但他极有性格,偏不从众,选准古典文学和古汉语猛攻。他是班级公认的“铁人”,早起晚睡中午不休息,在图书馆总能占到好位置——来得早走得晚。学生书库不过瘾,他蹭到教师阅览室,等值班老师吃饭时替他值班,顺便得以读到学生书库没有的书。古典文学每学完一个段落,他强迫自己完成一篇“论文”。他认真分析重点篇章,完成了《孔雀东南飞》集注、《离骚》《天问》的翻译,背了很多古典作品,还背了《说文》部首。因写了一篇《诗经》的论文,得到老师的关注。正是凭着这样的“厚积”,他才抓住了面试的机会而“薄发”,于1985年6月16日幸运地被东北师范大学附中第一批选中,从而改变了人生。那年他22岁。
褚树荣1978年考入宁波师专中文科。他曾引用赫尔岑的话:“图书馆是思想的公开餐桌,应邀者围桌而坐,各自寻觅所需的食物。”并说这正是我们那时候的真实写照。读那些成套的全集或丛书,类似于吃下西式大餐或满汉全席;读那些争相传阅的复印本或手抄本,则犹如随意小吃或街头点心。他说的“我们那个时候”,至少包括“文革”后大约十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专学生,自然也包括如今成为“名师”的那一代人。他说:“书,不但拓宽了我的生命时空,也充盈了我的教学时空。现在有句名言说“教师就是课程。”但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教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首先是一个书生,首先是一本可供学生阅读的活生生的大书。
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成就英才。80年代大大小小的高校图书馆,让这批爱读书的青年如鱼得水,有了畅游书海的机遇。也是古今中外名著的熏陶,为他们后来的辉煌打上了浓厚的底色。
五、如虎添翼登书山
旁观20位名师的读书、从教经历,我发现出身农家的约占2/3,第一学历为高中、师范、专科的与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约为2:1,从乡村中学开始任教的与从重点中学开始任教的比例也约为2:1。换句话说,大多数名师是在教学岗位上边教学边在职进修而逐渐成长的。起点低,起步早,长期坚持,孜孜不倦,忽获机遇,一朝脱颖而出,似乎是他们共同的成名旅程。
前面提到,肖家芸1974年高中毕业当过代课老师后来考大学,程少堂1976年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连续三年参加高考1979年终于考上大学。李胜利则是1971年16岁留校当老师。其实早在1959年,胡明道就不无自豪地留在母校武汉市一女中任教了。他们都是边教学边读书,曾走过漫长的自学苦读之路。
赵谦翔的经历颇有代表性。他是“逃亡地主”兼“反动学术权威”的儿子,“文革”中从吉林市下放到永吉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1年,因公社中学急需一名俄语教师,他破天荒地被录用为民办教师。他的学历是两年的“早产高中毕业”。除了高中俄语,他还教过初中政治,当过中心小学的“二把手”,1980年调入重点高中才教语文,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为了不辱使命,他学“笨鸟先飞,一个劲地飞”:硬背《古文观止》,死抠《说文解字》,穷翻《辞源》《辞海》,朝朝暮暮沉浸在古今诗文的鉴赏里。甚至监考时也在心里背诗、作文,把苦差事变成了含英咀华、咬文嚼字的难得良机。为了不辱使命,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函授大学课程。捉襟见肘的语文教学,操心费力的班主任工作,排山倒海的函授作业,如三座大山压在肩头。但为了“知识充电”,他乐此不疲,在40岁时,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这种底气,1990年他带的毕业班高考“一炮打响”,一夜之间成了“荣誉暴发户”,名声不求自来,桂冠接踵而至。于是他在1996年大刀阔斧地改革语文教学,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蔡明1996年38岁时被评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年纪轻轻的他回答记者提问时出语惊人:“我是‘射师大’毕业的。”让记者莫名其妙。
“射师大”云者,阜宁师范在射阳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的教学班也。中师学历在高中任教,百分之一千的不合格。因此一直很自卑,也一直想寻找机会再考。但脱产学习的机遇不肯垂青于他。于是他以中师学历考上本科函授,1985年拿到扬州师范学院的毕业文凭。1997年又参加了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的函授。他对于工作函授一肩挑的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也正是这种不断函授,才帮助他不断进修业务,提高自己。所以他骄傲地宣称:“我是函授专业户。”
黄厚江的经历与蔡明惊人地相似。高中毕业后,曾死心塌地当农民,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农民。1978年考进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的分校读了不到两年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离县城几十里路的很小的乡村中学。1982年以中师学历考取了扬州师范学院的本科函授。也正是在教学和函授的过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他读了《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等中外名著,读了《文化苦旅》之类畅销书,读了《美的历程》《谈艺录》《禅外说禅》《雅舍小品》等文化经典,但受益最大的是《史记》以及与之相关的李长之的《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等。他的心得发人深省:《史记》中的语文才是真语文。因为它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生命在跳动,都拧得出生活的原汁。“我常感到,我们真需要在骨子里培植一点司马迁式的浪漫与执著。”我想,也许黄厚江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来自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这种浪漫与执着吧。
余映潮的执着更让我肃然起敬。他的中学时代是在名校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度过的。1968年,近20岁时却远离武汉下乡了,而且在乡下生活了近14年。35岁走进县城,1984年近37岁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他要求自己:要具备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他清醒地认识到:厚重与深刻,表现在读书的数量与方法。许多年,他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做读书卡片。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成了他研究和指导语文教学的致胜法宝。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一书中,他谈到一件趣事:1997年春在武汉市召开的胡明道老师教学艺术研讨会上,他近两万字长达两小时的发言,让胡老师本人很惊奇:这些资料从哪里来的呀?余老师开了她的40多篇文章的目录及出处——这份目录,连胡老师自己都没有。为了读书,他很少休息过节假日;又读又记的读书生活,就是“四季的耕耘”和钻探。从1984年起,他用八年时间写完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从1996年起,写了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从1997年起,写了四十几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从1999年起,发表了几十篇教案设计;从2002年起,开始发表“阅读教学艺术50讲”。他说:如果没有这种耕耘与钻探,我也许不会成功。什么叫“厚积薄发”?余映潮积16年的读书摘记,到当了市教研员才开始喷发,一发即不可收。为什么能“一鸣惊人”?因为已经16年未鸣,一朝起鸣,其声必然宏亮,振聋发聩。余映潮的万张卡片、数百篇文章,是名师必须爱读书、善读书的最好佐证。
王君在20位名师中占据了两个唯一:唯一的西部名师,唯一的70后名师,还是三位女名师之一。她在重庆綦江这个小县城平民聚居的一条街上长大,父母都是破产小厂的工人。自称中学时代是丑小鸭的她,从专科学历起步,从乡镇中学开始,当了语文老师却很快变成了耀眼的白天鹅。课程改革的大环境给她提供了展翅蓝天的空间,善于抓住机遇和善于学习使她越飞越高。任教三个月就主动请缨代表本县上公开课,教龄三年就在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中拿到第一名,25岁就登上了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的讲台……其实这种借助火箭推动力式的飞升,必然存在隐患。好在王君在没拿到全国大赛一等奖后,遇到了坦然而大气的李镇西老师,在市级研讨会上受到了一位老教师的严厉批评。我为王君庆幸:幸亏有长者的开导和批评!我为王君喝彩:及时醒悟,皤然悔改,从教学技巧的沉迷进入到对文本解读和课堂模式的深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一头扎进了各种理论书籍中,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再看于漪、钱梦龙……读书的感悟是:语文的内力,是一个无涯的终身修炼的过程。我也多少有些许为王君遗憾:“忘记了读书,源头活水已近干涸”,就这么两句,似乎太轻描淡写了。不知王君读了《余映潮讲语文》会作何感想。也不知在一级级的课堂教学大赛中一课成名的“名师”,有多少人读过《余映潮讲语文》《王君讲语文》,读过后又作何感想。
如果说这些名师未成名之前就是生气勃勃的小老虎,都有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那么读书肯定给了他前进的力量,为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插翅的老虎攀登书山肯定比无翅的老虎更迅猛。攀登书山与攀登教学的高峰形成良性循环,应该是名师成名的基本规律。
六、如僧坐禅沉书渊
李震第一学历是中等师范——1977年毕业于运河师范;他也是在教龄不足三年时于1980年就在徐州地区承担了大型现场会的执教任务,他把那次难忘的“折磨”视为教学认识的飞跃,教学精神和教学境界的提升。他的第二学历相当于师专——1982年毕业于徐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但说到攀登书山的途程,他是20位名师中走得最远者之一。1984年他刚考进江苏省教育学院进修本科,拜访吴文治教授时接受指点,迈开了学术研究的坚定步伐。到1997年12月30万字的《曾巩年谱》出版,李震花了12年的课余时间,在图书馆里练“抄功”。其中1991年暑假,他每天早去晚归往返80公里,到连云港市图书馆借阅四库全书。中午在五楼走廊上,借书一本,置一桌一椅,放一壶一杯,加一潜心静读书之人,他自诩为“六一居士”,又因大汗淋漓,自嘲为“翰林(汗淋)学士”,就这样一天静读九个半小时。他借海明威“写作是一种孤独”的话谈体会:“读书,在最有体验、最有感悟的时候,不也是一种孤独吗?……在学术追求上,不经过这个孤独的过程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在50后、60后的中学教师中得到了传承,我对此不吝大加赞赏!前述程翔译注《说苑》坐了四年冷板凳,大概21世纪北京大学的研究条件为他提供了一些方便,节省了一点时间。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李震坐了十二年冷板凳。我猜想他们就象僧人坐禅一样,平心静气,心无旁骛,孜孜不倦,才能为厚厚的书稿画上圆满的句号。
20位名师中下这种苦功夫、硬功夫的不乏其人。余映潮曾做万张卡片,李海林啃《资本论》、抄《198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张玉新写《孔雀东南飞》集注、译《离骚》《天问》,李卫东利用“非典”期间闭门读陈鼓应编著的《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还有赵谦翔读《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严华银说“夜半书房,孤灯独坐,揣摩着《阅读学新论》,每有会意,我会彻夜不眠。”
黄厚江说:我更钦佩和羡慕那些不带功利的心气、能按部就班地读书的人,他们的清高与超脱,常使我的急功近利无地自容。
我更赞赏当了“官”还坚持读书的名师。近些年来“教而优则仕”也波及到中小学,一课成名之后,就有大大小小的乌纱帽落到头上,从此“名师”不再以师而名。但程翔、程红兵、李震、李胜利、李海林还有李镇西、翟小宁等,身为一校(局)之长,可谓日理百机,不仅自己读书不辍,而且带动同仁一起读书,把读书的种子撒播到更广阔的校园,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七、如切如磋析书理
“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我还想举出三所学校为论据。
河南省民权县程庄一中是名副其实的农村中学——一所乡级中学。1997年该校青年语文教师申宣成要求加入我主持的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申报的子课题是在校园推广普通话。我问他为什么申报这样一个似乎不值得研究的课题,他说他的家乡地处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是一个“方言岛”。乡亲们出了方言岛听不懂别人的话,别人更听不懂他们的话。他自己是参军走出家乡才有了感受,不能让下一代再吃方言的苦了。子课题完成后不久他被提升为程庄乡一中校长。但他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考到北京师范大学脱产读教育硕士。回原校带领老师搞教育叙事研究,不久被调到民权县实验初中任校长。2008年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现正带领两所学校的校长、老师搞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实验。根据他的建议,2009年4月23日程庄乡一中举办了第一届读书节。2010年4月为迎接第15个“世界读书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又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举办征文大赛,学生的话题是“书中天地”,老师的话题是“我与书”。
民权县程庄一中是我国条件最差的农村中学的代表,当然算不上名校,申宣成也还没有“名师”的头衔。但一个勤奋的读书人,坚持撒播读书种子十多年,已使一所学校焕然一新。
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是一所建校仅五年的新校,选址在美丽的仙湖附近,远离市区,不杂尘嚣,校长鼓励老师读书、写书,还为老师们出书提供方便。2009年4月28至30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在该校举办“新课程语文课改和书香校园建设”研讨会,以“读写互动、书香满园”为主题。与会600多位代表都得到了海天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语文教研文丛”,作者都是该校的语文老师:王满英(副校长)文集《沧海明月》约55万字,孙振宁文集《桐庐竹韵》约35万字,方中明文集《蕉窗听雨》约35万字,罗晓云文集《作文炼识之路》近35万字,余文浩著《和学生一起读诗》(新诗、散文集),还有袁校长主编的语文教师的论文合集《梧桐教苑》。研讨会上五位高中老师执教公开课,其中一节是“大语文”课外阅读展示课,学生自主、合作阅读张爱玲作品,对其散文语言欣赏评析,颇见阅读功力。在学生读书论坛上,10多位高一年级学生畅谈阅读《傅雷家书》的感受,各抒己见,有时唇枪舌剑,会场上不时爆出阵阵笑声。我感慨之余,代表主办方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以《阅读名著》为题作了演讲,希望校长要做“战略家”,为师生成长营造宽阔的读书平台;语文教师要做“语文学家”,学养丰厚又各有专长;学生要做“终身读者”,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家长要做“读书朋友”,与学生亲子共读,一起成长。近些年我致力于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我们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校长、老师的认同。
哈尔滨三中是一所名校。每年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数以百计,在全市独占鳌头。冰雪聪明又酷爱读书的关文丽老师在学校领导支持下,与全校语文老师合作编写了《中华古诗文阅读教程》一套三册,2003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现已累计发行7万多册。这所名校之所以“名”,原因之一是校园读书风气好。不仅语文老师热爱读书,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爱读书。2009年,哈三中成立了教师读书沙龙。参与者有任历史教师的副校长,有化学功勋教师,有化学、艺术、历史、心理教研室的主任,有语文、地理、美术、专攻民族舞蹈、专攻钢琴的音乐教师和工会委员。既有在《人民文学》等发表过文章的几位特级教师,更多的是中青年教师。沙龙是志趣相投者同心燃起的星星之火,是教师学术、思想、生命相互润泽成长共生的翠茂枝体。它是“下午茶”中轻松的交谈,涉足心理、艺术、哲学、教育、人文,借荐书、游学、问师搭建宽广的桥梁。下面是在一次交流中大家互相推荐的共享书目:《上海的风花雪月》《静静的顿河》《走进俄罗斯》《青藏苍茫》《水知道答案》《目送》《我的爸爸叫焦尼》《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陶渊明的读书经验则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所列举的三所学校,无论是简陋的农村中学,是优雅的新建中学,还是著名的省会重点高中,都重视教师之间的读书与交流。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氛围中,共同感受书中的形象,分析书中的义理,互相取长补短,分享读书的无穷乐趣。我特别羡慕哈尔滨三中的老师,如能旁听他们的沙龙,定能享受精神的盛宴。
八、如蜜如饴享书乐
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请听几位名师的高论。
胡明道:淡淡的书香能荡涤人的心灵,锻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智慧。阅读是一种享受,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视觉到内心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心灵充分张开与延展的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不断观照、不断追问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前进、时葆敏锐与鲜活的过程。
赵谦翔(入选《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书中自有花似锦,书中自有草如碧,
书中自有春如画,书中自有秋如火。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何以解愚?唯有读书。何以解老?唯有读书。读好书,利人;好读书,养人;读书好,成人。
余映潮: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日常教学中,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程红兵(入选《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学校真好,可以读书,读很多自己想读的书;走进图书馆任意翻检自己喜欢的书,回到家里,看着一排书架,坐拥书城的感觉好极了。
褚树荣: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书呆子”+一个“孩子王”=优秀语文教师。
李卫东:读书,在为我和我的学生的语文田野上涵润着适宜生长的土壤。语文教师应是一个成熟而专业的阅读者,以此促进学生的理想阅读。
董一菲:世间还有什么比让孩子们喜欢读书更让人高兴的事呢?教孩子们读书吧,他们的心会因此丰盈。
尤立增:读书的感觉是初春的一抹绿意,是夏日的一阵清风,是深秋的一鸢落叶,是严冬的一片阳光。只有多读书,你才会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不断前进的教师。
……
本想摘抄每一位名师的读书心语,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多读好书是名师成名的必由之路,舍此没有终南捷径。
行文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反躬自问:条条大路通北京。名师成名途径多多,你硬说只有读书这一条华山道,观点偏颇经得起批驳吗?你不是以非名师之心度名师之腹吗?
成名要有天赋。固然。要做好任何事都要有基本素质。但我说素质来自读书。年长如赵谦翔,年轻如王君,都说自己天资平平,并非聪明过人。他们依仗的是坚持不懈地读书。不读书早就成了方仲永。
成名要有机遇。当然。但至少在教育园地,机遇偏爱善读能写的人。我估计《名师讲语文》这类书是不大好雇用枪手捉刀的,自己不能写就出不了《***讲语文》,就会错失机遇。
名师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的。必然。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名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瓶颈,往往是在书中找到突破口的。
名师是在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诚然。但看名师们的教学实录,哪一课不是在教师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出奇制胜、令人拍案叫绝的?
名师是由先辈的言传身教手把手带出来的。确然。几乎每一位名师都深情追述了他的一位或多位恩师。但我注意到,名师们崇敬的前辈名师,对他们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教会了他爱读书、善读书。当今社会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也不是名师成长的唯一途径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最终还是要自己腹中有诗书。
名师重在人品。真理!但人生的境界靠什么来提升?高尚的精神从何而来?浩然正气用什么来培养?我说还是读书。你读书的品位有多高,你的品格就有多高;你读书的视野有多宽,你的胸怀就有多宽;你读的书有多美,你的心灵就有多美!
名师是时代造就的。绝对真理!但同一时代不可能人人成名师。这批40后到70后的名师的成长,也折射了时代的变迁。70年代无书可读,他们淘书来读;80年代好书稀缺,他们抢书来读;90年代有书不读,他们读书不辍;新世纪以来每年出书以十万计,2009年达27万种,令人眼花缭乱,他们气定神闲,择书而读。如品茗,如饮蜜,如赏美景,如聆天籁,苦在其中,更乐在其中。
自我反诘之后,我仍然坚信:阅读成就名师!
我还注意到,20位名师中,本土成名者寡,异地成名者众。个中究竟,吾性也愚,不敢妄加猜测。
……
赵谦翔在入选《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的感言中说:有忧有虑。“读书人不读书,教书人也不读书”的悲剧愈演愈烈,如何不忧?此语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发此怪论,无非是一个老语文教师的杞人忧天而已。
拜读此文后,各位教员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