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在预习的时候,要善于把握一个度,课前预习的内容不要过多,同时也不要占用孩子过多的时间。在预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有的同学课堂上注意力很不集中,由于在课前预习很充分,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对学的内容很容易失去兴趣,一旦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专心听讲。因此,这种过度的预习会降低孩子对课本的吸引力,导致上课听讲不够认真,反映很迟钝。
有一些同学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过分预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后,上课时的注意力便很难集中。即便老师讲课讲到重点,难点时,孩子还不知所然,白白浪费了上课宝贵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的话,专心听讲的习惯就难以养成。
还有一点,如果孩子过分预习,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些知识,不需要预习,在上课的时候,孩子反而会感到很新鲜,有助于孩子思维的敏捷,提高学习的效率。预习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了解下一节课的主体思想,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因此,在课前进行预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预习的过程中,也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首先要了解课文的预习提示和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其次是看看教材的提示、注释和练习。预习过程中不能全面展开,对于基础差或之前没有很好预习的孩子来说,最好选择一两门学科进行预习,而且最好选好自己感到吃力和不擅长的学科,以这两门学科为试点,取得好的成效后再增加预习的科目。开始实行预习时,要求不要过高,我们只要了解新课本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另外可以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我们要找出课本的重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如果时间不够,不要苦苦研究,可以把问题留到课堂上去解决。
预习时间过短,要服从学习的整体计划,我们要根据学习可以提供的时间来安排预习的时间,不要因为预习占用过多时间而打乱整体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充足时,预习可以充分一点,学习时间紧凑时,就可以少预习点。预习也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时间都弄懂才罢休,可以留点问题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我们预习的重点和详略要结合任课教师的特点来确定。还有一些学科,是不用预习的,一种是自己学到比较好的学科,另一种是所学知识系统性很强,自己以前接触过的学科。
我们这里所讲的预习,并不是指孩子节节课都要预习,而是指有针对性地展开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效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