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生命制高点》,讲的是一个残缺而美丽的故事,在故事中讲述了人们不同的人生遭遇,这里的人存在着不同的生活环境。
1992年的“八一”建军节,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心灵之声”到部队慰问演出,给在场的所有官兵带来了一次强烈的心灵震撼,特别是作家王锡平。八年后,他再次给这个节目相约是,并开始跟团采访,亲历了这个特殊的家族。
这部作品真实地把一个寂静的家庭,一个美丽的故事,一种生存状态讲述给读者,这就是《生命的制高点》,它带进我们走进“心灵之声”艺术团,走进演员们背后的故事。
生命是美好的,宝贵的,但我却不以为然。青春,健全的四肢、浮躁、冲动等这一切,站在生命制高点,,是一种心灵残缺。唯有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才能演奏出完美的生命之歌。
特别要提到的穆式姐妹,妹妹穆剑志是一个典型的无私残缺者,是艺术团的团长,姐姐穆剑志患有先天性软骨营养障碍,行动不便。“心灵之声”是浩瀚大海里一只航船,它面对惊涛骇浪而毫无畏惧,它带着一个家不断前行,他们姐妹就是心灵之声的领航者。
“心灵之声”艺术团的每一位成员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不屈的奋斗史,平凡中突现伟大。老山前线战斗英雄银波在一次排雷任务中身负重伤致残,但他没有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而是站起来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艺术实现人生的价值。
还有一个小演员,是被爹妈抛弃的畸形儿,到处流浪,常常受到路人的欺负。有一天她再也忍不住一个人行人的欺负与他对峙起来,后来她走进“心灵之声”,走在艺术得到道路。
这部书以优美的文字,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感动,每一次捧读着本书,我都会泪流不止。然而,我的眼泪并不是对艺术团残疾人的同情,而是对生活强者的敬佩。
生命制高点到底有多高,我无法丈量,而恰恰是这个艺术团的演员,通过自己的奋斗拿下了生命的制高点,创造了特殊艺术领域。生命是平等的,但有些人却不平等地对待它。当今社会依然存在歧视残疾人的现象,这是一种罪恶。残疾人不是弱者,他们也需要我们去尊重,他们也有尊严。一次善意的帮助,就是他们前行的力量。它唤起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士的关爱。
在这部书里是一本关于人生命运的抗争的书,她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对生命的赞颂,与命运的抗争。这部书给我的感动实在太多,让我的心灵的得到洗涤,重新对生命的认识,更加热爱我们自己的生命。这样,人生才会有一个制高点,这样人生才会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