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了尝试学习的基础和条件。
1、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青年初期,其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上。他们在学习各种材料时,逐步学会逻辑加工的思维方法,有意识的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分类归纳系统化,能概括出原理、原则和规律,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对已有结论持批判态度,喜欢怀疑争论,但并不固执已见,愿意接受有事实、有理论、有说服力的分析论断。在认识活动中,强烈需要别人对其自身认识能力的尊重和肯定,喜欢独立思考,并勇于进行尝试探索,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先试后导,尝试中学"成为可能和需要。
2、高中生都具备与其水平相应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参加过一定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再加上现代传媒和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了大量的与物理学习有关的现象、过程和事件,形成了关开某些现象和事实的前概念。这些都是进行物理尝试的潜在基础,且学生经过十年的学习过程和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分析、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了物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初步具备了物理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物理认知结构,为尝试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尝试学习成为可能。
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物理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
物理学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物理教学(或学习)往往都从观察实验或实验操作开始,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本身就与"先试后导"不谋而合。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学物理的内容,从逻辑关系来看,知识与知识之间多为下位关系和上位关系,其欠是并列关系。这就决定了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时,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