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启发法,就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由教师提出问题,使他们运用思想去解决、分析、批评、判断和归纳,因而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经验逐渐扩张,思想更为灵活。 1.明了 由教师提供教材,使学生明确地把握其所学习的内容。 2.联合 而教师唤起学生相关的旧经验,使新教材和旧经验发生联合,以便作为学习新教材的类化基础。 3.系统 使学生了解新教材与经验间的关系,并能获得一原则或概念。 4.方法 使获得的经验知识,经由思索实践而应用。 1.预备(Preparation) 用问答谈话的方式,唤起学生旧经验,来为学习新教材作准备。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就是「引起动机」和「决定目的」。 2.提示(Presentation) 由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教材或事物,讲给学生听或给学生观察,并不由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 5.应用(Application) 使学生应用所得的概念知识于实际生和与问题当中,一方面熟练所习,另一方面验证知识是否正确。 1.教学步骤清楚分明,便于按部就班,循序进行教学。 4.经过归纳演绎的过程,学生易于了解较复杂的一个知识或原理原则。 5.利用归纳演绎方式来学习知识,学生易于了解,时间上比较经济,不必学生费许多心思去摸索。 缺点: 1.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养成自动自发的精神。 3.只适用于较复杂的原则的教学,并不适于浅易知识的说明。 4.教学步骤固定,缺乏弹性。 5.只注重「教师如何教学」方式,却忽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