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作文语言患上了“贫血症”
《中国青年报》转述了一则报道: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了“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等词语,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 无独有偶,据报道,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班里学生的作文进行调查统计,近半数学生一篇文章内的用词不超过200个,大量词汇重复使用,而且多是常见词,通篇是大白话,词汇贫乏,很少见到成语俗语,更不用说别出心裁的具有想像力、创造力的语言了。作家秦文君慨叹:“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
可以说,不少青少年学生的作文语言患上了“贫血症”。 如何治疗青少年学生语言的贫血症呢?这涉及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仅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谈。
一、细心观察生活,丰富个性体验。观察是写作的基本功,也是克服语言贫血这一顽症的良药。高尔基说:“为了能近乎真实地描写一个工人、和尚、小商人的肖像,就必须去观察一百个其他的工人、和尚、小商人。”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时曾这样说:“当你走过一个坐在自己店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走过一个马车站面前时,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和守门人,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同任何别的杂货商和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些作家那样认真观察,把握事物的特征,那么在写作中,就能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这一个”来。否则,闭门造车,凭主观的“想当然”去写,无论如何也难有形象生动的表达。
古典名著《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人物,个个鲜活生动,描绘了大量场面,无不逼真传神。第四十回写到了贾母设的午筵场面: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直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这段文字写人物的“笑”,身份、年龄、性格不同,笑态各不相同,真正做到了使人如临却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由人不佩服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传神描摹。
二、增加课外阅读,充实语言库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关于读书和写作关系的经验之谈。历来的文章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袁枚说:“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欧阳修说:“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元代程端礼也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到前人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表达技巧。因此,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笔者曾经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发动班级都设立互助式的图书角,每个学生献出一两本好书,多者不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发动学生订阅语文报刊,指导学生尽量不重复订阅,由老师集中管理,每周上专门的阅读课,本班看完了,再和其他班级交换;三是教师选编精短的时文印成活页讲义发给学生,为了提高阅读材料的利用率,老师还抽出专门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四是开展课前美文推荐活动,由学生轮流上台给大家或读或背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并由下一次要登台的同学做出简短评论或谈谈感想,学生每人一个“听写记录本”,用来速记其他同学的发言要点;五是布置学生每周至少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要求认真书写,学生交上来后,教师对抄写的文章粗略分类,如记叙类、抒情类、说理类等,10份装订成一册,再发给学生阅读。
三、诉诸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描摹。学生作文写人、写景,往往只从视觉角度来写,难免写得单薄、肤浅。我们来看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是如何做的。《骆驼祥子》中有一段文字写天气炎热:“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如何描写天气的炎热呢?不少学生恐怕会堆砌一大堆感叹的词语,像“真热”“热极了”“热死了”“热得要命”“热得受不了”等,读了这样的文字,并不能使人对“热”产生具体的认识,文章的表现力也大打折扣。老舍先生写热,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感受景物的特点,多角度地描摹植物、动物和人在干燥、酷热天气里的具体特征。如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空气干燥和太阳之烈;“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这是从视觉、触觉和心理感觉的角度来突出天气的郁闷、干燥和炎热;“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这是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渲染天气恶劣造成的人的烦躁的心理,侧面烘托天气的酷热;而“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则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出了温度高、蒸发强……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描摹,都做到了细致入微、准确传神,如作者两处写到了动物——“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这是动物在以不同的方式散发身体里的热量,可见作者对生活做了多么细致的观察啊!整个文段虽未用一个“热”字,却使我们读后,似乎感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风无定形难为状,绘向水面柳梢头”,人物、景物要写得生动传神,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从多个角度具体描摹,准确揭示事物的特征,从而再现生活的真实,让人物和景物在笔下活起来。
四、精心锤炼词语,力求准确传神。生活的丰富,决定了词语必须丰富,否则很难达到传神的效果。老舍先生曾告诫文学爱好者,遣词造句要“因人、因地精密选择”。我们来看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中对贪婪、蛮横的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当华老栓提着灯笼,抖抖地摸出洋钱,面对滴着血的馒头迟疑不敢去接时,“黑的人(康大叔)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抢、扯、裹、塞、抓、捏,一连六个动词,每一个都用得恰到好处。用“抢”而不用“拿”,突出了粗暴;用“扯”而不用“撕”突出了蛮横;用“裹”而不用“包”,突出了馒头的可怖;用“塞”而不用“交”,说明“黑的人”是在强行兑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承诺,买卖双方的神态对比强烈;用“抓”而不用“接”,突出了“黑的人”的心安理得;最后再用一“捏”字,突出了“黑的人”的贪婪和老辣。不愧是文学大师,下笔犹如木刻,六个动词,六次下刀,“黑的人”从神态到灵魂纤毫毕现,跃然纸上。
有的人主张减少汉语的用字量,比如一个“搞”字便能代替很多动词,针对这一错误认识,启功先生以他特有的幽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水浒传》写武松打虎,写得十分生动: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老虎一“掀”,武松一“躲”;老虎一“剪”,武松再一“闪”。虎来人往,有声有色。如果换一种写法,用上万能动词“搞”字,那会是怎样一种结果呢?“老虎这么一搞,武松那么一搞;老虎再这么一搞,武松又那么一搞……”如果是这样的话,《水浒传》还能列入四大古典名著吗?
五、巧洒修辞魔水,增加语言张力。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作文上,就可以点石成金,化平淡为神奇,变贫乏为丰富。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贯通一气;运用对偶,整齐优美;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修辞是雕饰语言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语言内蕴丰厚,感情色彩强烈。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使用恰当,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形象性,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了大量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把只会照搬外国经验的留学生比作“留声机”,把主观主义者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比作“瞎子摸鱼”、“闭塞眼睛捉麻雀”,把只会空谈、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作“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和“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这样,既增加了说理的深度,又非常生动形象。再如周总理在《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一文中,为了说清蒋介石所用战术的腐朽的道理,也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他们定的办法,专说如何防卫,如何突破,如何待援,如何警戒,就像一个人得了肺病,专门研究如何防感冒,防咳嗽,防消化不良,防这防那,这样的人距死期也就不远了”。战术问题是一个一般人不太好理解的问题,但经周总理巧妙的比喻、精当的分析,就使人们一下子认清了蒋介石战术的低劣和腐朽。现代文学名著《围城》一大语言特色就是比喻的广泛运用,小说描写鲍小姐:“她只穿绯红色的抹胸,海蓝色的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才会把那些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没有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句中“熟食铺子”俗,“局部的真理”雅,把这种比喻用在自以为高雅实则轻浮庸俗的鲍小姐身上,令人拍案叫绝。
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都别忘了洒上修辞的魔水。
六、引诗摘文为我用,借得佳句成华章。
“珠藏川自媚,玉韫山含辉。”在作文中巧妙摘引、化用的精彩语句正如那川中之珠,山中之玉,其光华足可辉映全文。有这么一篇谈孝敬父母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而‘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恩’,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不尽孝道,不及禽兽,枉称为人!”这段文字最大的特色就是巧妙地引用了俗语、歌词和古代散文中的名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诚信归去来》:“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美貌、健康、才学、金钱、荣誉……生命的小舟上要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诚信的年轻人哪,能否驾驭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爱读的那首诗:‘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与尸衣,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噢,人类何必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翰海吞没了美貌与健康,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 ”
化用是一种特殊的引用,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仿作,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情,属于“旧瓶装新酒”。 如苏轼的“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句,便是借用了《汉·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给人的是痛感,而“蝇”在食,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1959年秋天,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南阳武侯祠参观,看到武侯祠大殿旁有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胡耀邦笑着对随行的同志说:“我来改改这副楹联,你们看好不好?”说完,朗声吟诵道:“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改后境界高远,是化用的典范。化用名句也可以只改变名句中的一部分。清明将至,一家省报转发新华社电,标题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网上亦可悼故人。这个标题巧妙化用名句,时代气息、古典意味兼有,令人耳目一新。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丰富、生动的语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它来自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来自于火热的时代生活,来自于浩如烟海的中外经典。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经典是根治语言“贫血症”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