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合理运用,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适时、准确地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一、善于挖掘新教材中的道德素材 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素材,教师就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知识结构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然后通过渗透、融合的办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中。目前温州使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编的新教材———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这套教材本身就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基本上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通过学习写失物招领启事,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精神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品德;通过学习食品饮料,教育学生要注意营养搭配,选择健康食品;学习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时,通过对祖国美好江山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如自觉排队、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尊老爱幼等,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善于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挖掘出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之后,教师应该合理加以运用,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1. 寓品德教育于课堂上各种任务型活动之中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采用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即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任务(活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在各种任务型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Go for it!七下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的中心话题是“谈论规则”。在教这个单元时,正遇上温州在争办全国文明城市,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成为好市民,列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列出了如下规则:We can’t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We must put rubbish in trash bins. We can’t spit everywhere. We can’t step on the grass. We must obey the traffic rules. We should be friendly to others. 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也懂得了应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而在教学八下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则是通过让学生预测将来的人口、环境、生活等,使学生学会关注这些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 2. 组织各种游戏、比赛,同时渗透德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是少不了各种游戏和比赛的。这时如能适时进行品德教育,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八下Unit 2 What should I do?时,由于是学习如何提建议,我便想到了一个游戏:让每个学生把自己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写下来,然后投入箱子中,接着每人抽取一张纸,阅读别人的问题,再写下自己的看法,努力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这个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每个人都诚心诚意地给别人想办法,有的学生觉得别人提的建议非常好。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通过思考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所获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而在学习七下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谈论外貌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猜名人的游戏。利用power point从脚到头一点点地展示名人的图片,让学生从衣着与体形进行猜测,学生猜得非常激烈,有猜姚明的,有猜周杰伦的,最后显示是“刘欢”并告诉学生:He is heavy, not tall and not handsome. But he sings very well. He is a famous singing star in China. So don’t judge people by their appearances! 3. 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开展各种课外德育实践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因此,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开展各种课外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渗透的必要补充。如学习七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之后,可让学生制作日历,标出父母亲的生日,并设想该为他们准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最能表达自己的祝福,使学生懂得关爱父母,懂得为他人着想。八上Unit 10中学到New Year’s Resolution Survey Result,课后可布置学生制作新年愿望卡并进行评比,让学生写下自己在新的一年的决心与愿望,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可组织学生设计英语海报或英语手抄报,开展课本剧表演、才艺表演、英语口语比赛等形式各异的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 善于把握课堂中的教育契机,渗透德育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材中固然存在着许多教育因素,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教师若能把握住这些契机,及时引导,及时教育,所收到的效果可能更佳。 许多英语教师都将课前五分钟设为让学生做值日报告的时间,目的是想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但我发现学生对这种报告没有多大兴趣,原因是形式太单调,无外乎是讲故事、背课文、表演对话之类,每天重复同样的形式内容,太枯燥。其实这5分钟是最好的教育契机,要是充分利用好,等于每天都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能使每天的这五分钟变成学生感兴趣,甚至充满期待的五分钟呢?经过仔细观察,我发觉学生都挺爱表演,于是便想到了“英语才艺表演”。这个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还能适时渗透德育,一举三得。学生对这次改革也非常重视,他们查找各种各样的英语节目,准备自己最拿手的才艺,忙得不亦乐乎。每天一人表演,形式多样,有唱英语歌的,声情并茂;有说英语绕口令的,舌头都不打结;有组织同学们做游戏的,引得全班兴趣盎然;有让同学猜谜的,有教同学们学谚语、俚语、名人名言的等等,每堂课前五分钟变得最让学生期待和欢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热情越来越高,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接受了品德教育:在欣赏歌曲、诗歌,参与游戏、猜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积极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尊重他人,有利于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学习谚语、名人名言等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教育契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又是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若错过时机,效果可能就不明显。我就曾错过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那是在教九年级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编对话谈论自己最喜欢的CD。没想到竟出现了疯狂的周杰伦迷与王力宏迷之间互相的抵损。结果我只是制止了他们,就继续上课了。课后反思才觉得当时做得不够好,没有抓住机会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而应该及时告诉他们:“喜欢一个明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会有缺点,要学习偶像优秀的地方,不要盲目学习,更不能因为偶像而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 英语德育渗透的思考 从事新目标英语教学两年多来,德育一直是我最为重视的一个内容。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唯有科学知识的文化人,而应该是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但要想使德育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就要求教师本人得有良好的德育素养,扎实的文化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敏锐的洞察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教师还得坚持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刻苦钻研教材教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完善自我,以期走得更稳、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