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任务型教学的准备阶段 有效地实施课堂任务教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前精心准备是前提。 1. 备教材 新教材的特点是时代气息较强,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涉及面广。因此,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教材涉及的而自己又不了解的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大量查阅资料,挖掘教材,精心备课,从而去设计更好的活动内容,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备学生 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任务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任务的设计都要以学生为基础,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语言能力的差异周全考虑,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3. 设计任务 任务型教学要以任务为中心,任务设计的质量高低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任务的设计要明确且贴近生活 明确的任务有利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象并调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技能去完成任务,顺利实现语言的目的;不明确的任务有碍学生去完成交际任务,以至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另外,任务的设计也要真实、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材料学生熟悉,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也就有话可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网络,便于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能很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目的。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任务要简单,以便让绝大多数学生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深入,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这样不但能使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有些任务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课前准备,比如牛津高中英语Book 5 Unit 3 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问题:“Do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to clone humans some day? Why or why not? ” (3)任务的设计要多样性 多样性的任务设计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多途径地顺利完成语言的交际任务,诸如以下几种。 ①绘画式与表格式 如学过“there be”句型之后,让学生想象设计自己的房间;学过“family and work”后,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家庭档案。 ②辩论式与竞赛式 学过相关内容之后,可让学生对这项内容展开辩论并引入竞赛机制。比如,学过牛津高中英语Book 5 Unit 3 Reading “The perfect copy”之后,可让学生以“Do you think whether we should clone human beings or not?”为话题展开辩论。 (4)任务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发散性 对话是以思维为基础的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具有启发性的活动任务,便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SEFC Book1(A)Unit 1 Reading 部分有个问题,是讲飞机将要坠毁,飞机上有一个科学家、一个医生和一个老师,且只有一个降落伞,问谁将用这把伞。就这一问题可组织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自由热烈讨论。 二、 任务型教学的实施阶段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之后就要进入任务教学的实施阶段。那么,教师在这个环节如何去实施和调控好课堂教学呢? 1. 教师要具备熟练运用语言知识和调控管理课堂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演说者”转变为“交流者”,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语言知识技能,并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去调控课堂。 调控课堂在任务型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课堂并不能完全像教师所设想的那样顺利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无法预料的偶发事件也是很正常的。这时教师调控管理好课堂就尤为重要了。教师的调控措施、技能和技巧对任务的完成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时有效地调控,才能较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师实施任务教学中要自觉地贯彻“P-T-P”自主学习立体模式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而“P-T-P”模式正是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全新模式。它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Pre-task: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入话题,激活学生相关知识网络和扫清词汇障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任务的完成步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且始终处于主动的认知状态,而教师则是任务的组织者、促进者、激发者。 (2)第二阶段Task-cycle:这一阶段是任务完成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学生调用语言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实践、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去自主学习,以此来发展他们的听、说、读、写综合英语技能,而教师则是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 (3)第三阶段Post-task:这一阶段是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仍然处于主体地位,他们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来调控自己,反思自己,并树立自信心,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则是评价者、总结者,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发现问题与不足。 通过这一模式,真正使学生实现了“自学———乐学———惯学———论学”,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 3. 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交际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语行为。当学生遇到语言知识障碍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帮助,简化任务。学生出现语言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总结语言特点及运用规律。 4. 教师要适时评价结果 “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这道出了评价的重要性。若不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就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果是严重的。只有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客观评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才能使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达到和谐的统一。比如把学生的“成绩”放入学生档案,这样每一个学生通过相互了解,就能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浓厚的自觉学习氛围。这不仅解决了老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难题,同时也能使学生和家长共享学业成就所带来的喜悦。 5. 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投之以情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要求师生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亲密合作关系,这也就确定了他们的平等地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的语言行为应该倾注较多的激励、包容、关心和理解,而不该是“命令和斥责”。教师要坚信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可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亲其师而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 三、 总结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注重语言的交际过程和语言功能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虽然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坚信只要大家不怕困难,坚持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对这种模式的把握和运用就会不断趋于成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地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我们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