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偶尔发生的小事感动,许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也许,那只是长途旅行中对面旅客递过来的一张面巾纸,休病假时同事的一个问候的电话,缺课时同学提供的一份课堂笔记,情绪低落的朋友无声的陪伴,雨中伸过来的一把同路人的伞……因为陌生,因为意外,因为我们原本没有期待,所以,一个美丽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带给我们一份温馨和感动。
问题在于,我们的亲人为我们付出的比所有这些偶然加在一起还多了不知多少倍,我们却很少感动,这正常吗?如果家长都认为亲人的所有问题付出都是“应该的”,孩子不会感动还有什么不正常呢?
学会感恩从正确使用“谢谢”开始。对生活常怀感恩之心,可以有效提高主观幸福感。近年来,许多关于幸福感研究的结果都证明,收入水平,地位高低,名声大小与人们对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同步关系”。换句话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拥有幸福财富做多、地位最高、名声最大的分,而是那些接受生活现状,常怀感恩之心的人。
学会感恩,应当从孩提起步,从学会说谢谢开始。人之初,生命非常弱小,离开了成人的抚育不可能存活。在孩子能过听懂母语之际,家长应当尽早地教孩子正确使用“谢谢”—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礼貌用语,而是用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所有的人为我付出的心力和劳动都应该感谢。只有当孩子懂得感谢给了生命、并抚育自己成长的父母,感谢为自己开启智慧的老师,感谢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的平凡劳动者,感谢给了自己归属感和权力保护的祖国母亲的时候,他们才会萌生感恩之心,产生回报一切的内在需求,进而学会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深圳家教网 http://www.0755gsjj.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