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都有爱玩好动的天性,当他们上了六七节课后,适当地放松身心是非常必要的。写作业磨蹭的背后,可能是态度问题、习惯问题,甚至方法问题,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恰恰在于“反正写完了也不能干别的”,或者“反正写完了也不让干别的”.整整一个晚上,让充满幻想、注意力不断变化的孩子面对“唯一的任务”,而且这个唯一的任务常常又是单调的、沉闷的、重温日间功课的重复劳动,缺少热情的孩子只能选择磨洋工了。孩子的课余生活需要调节,除了作业之外,他们需要能令人兴奋的至少是感兴趣的活动,而这一点恰恰被许多家长忽视了。“唯一任务”带来的惰性,是许多孩子写作业磨蹭的重要原因。
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完成作业是学生的义务,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内容,作业是课余的唯一任务。家长作业第一监护人,有责任督促孩子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和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把课余时间的支配权送还给孩子,也许可以一劳永逸地结束家长与孩子之间围绕写作业磨蹭展开的“消耗战”。
第一, 帮助孩子了解“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时间我做主”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课余时间的利用不仅关系到今 天的成长,同时关系到明天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跟着感觉走”,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有助于实现自己发展的目标。
第二, 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对课余时间分配作出计划,对计划中不切实际的部分,不要简单地批评指责,而要耐心地和孩子讨论。提醒孩子计划中应当包括的“优先保证项目”和不能兑现时的“自我惩罚”措施。比如,“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进行课前预习。每天可以看1小时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每周玩电脑游戏1小时,但不得影响学习和身体锻炼,一旦学习和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如当天没有完成学习计划或没能按时作息,则取消第二天的电视节目(黄金时段的少儿节目一般在下午6:30~7:00,在此之前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和中学生几乎不可能完成全部作业);如果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则取消玩电脑游戏计划,直至学习达到预期水平方可恢复”等。在确信该计划可以保证学习任务完成并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计划应当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尊重。
第三, 督促孩子实践自己的计划。当由于缺少自控能力计划落实受到影响时,家长应当提醒孩子执行“自我惩罚”条款,并将问题上升到信守承诺的做人原则和获得尊重的前提条件之高度,唤醒孩子的内在自尊,并对执行中的计划做出必要调整。